2019年底發生的新冠疫情讓更多人了解了次氯酸消毒劑,但是次氯酸除了消毒殺菌性能外,還具有更多功能,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解讀。
1 殺菌性能——次氯酸最基本、最主要功能
殺菌是次氯酸最主要的功能,微生物的細胞膜表面是帶有負電荷的,因此次氯酸根(ClO-,也是帶負電荷)不能輕易進入細胞內部,而次氯酸(HClO)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并與其內部的DNA和線粒體發生反應,使其死亡。這個功能無需贅言,次氯酸的很多其他功能也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電解次氯酸水屬于浸泡型防腐保鮮劑,是通過浸泡、噴施等方式達到防腐保鮮的目的,次氯酸水可殺死或控制果蔬表面或內部的病原微生物,并可調節果蔬采后的呼吸代謝。
研究表明,微酸性次氯酸水不僅對果蔬具有保鮮作用,對畜禽產品和水產品也有良好的保鮮效果,還能保證其品質指標穩定。
次氯酸水對二甲二硫(類似腐爛卷心菜的氣味)、氨氣(類似尿的氣味)、丙酸(帶有酸甜和焦味的刺激氣味)具有極好的去除效果,而對硫化氫(類似臭雞蛋的氣味)、三甲胺(類似臭魚的氣味)、正丁酸(汗臭味)、正戊酸(潮濕襪子的氣味)的去除效果也有不錯表現。
4 除甲醛性能——次氯酸氧化性可分解甲醛
次氯酸水也可用于室內甲醛去除。次氯酸水由于具有較強的氧化性,通過噴霧對空氣中的甲醛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其反應如下:
HCHO+HClO=HCOOH+HCl
數據表明,當使用次氯酸水進行霧化10min時,0.8m3培養箱內甲醛濃度由0.95ppm下降至0.21ppm,下降率達77.9%。待達到甲醛濃度規范臨界值附近時,隨著時間的延長,甲醛濃度下降緩慢,從0.11ppm下降至0.07ppm約需要6min時間。
創面愈合是由多種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參與相互協調作用的生理過程,涉及細胞運動、粘附、增殖和分化等細胞生物學。
穩定的HOCl溶液作為理想的傷口護理溶液,對不同類型的微生物,生物膜和生物膜中的細菌具有強大而迅速的殺滅作用。其次,它對成纖維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遷移具有劑量依賴性的有利作用。同時研究表明,0.01%次氯酸溶液可以提高大鼠創面肉芽組織中新生毛細血管數量,提高大鼠創面肉芽組織中成纖維細胞水平,可為臨床使用提供依據。這些特征使HOCl溶液作為理想的傷口護理劑。
參考文獻:蘭峰, 吳媛, 潘維浙, et al. 0.01%次氯酸溶液對大鼠皮膚創口愈合作用的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16):2724-2725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T. Fukuyama研究發現,用HOCl水凝膠治療可防止皮損的發展和抓撓。當在病變完全發展后給藥時,HOCl可減少皮損和抓撓行為,其程度與陽性對照0.1%二丙酸倍他米松軟膏相似。HOCl的治療效果可通過減少NC/Nga小鼠受影響皮膚組織中炎性細胞因子的分泌來證明。此外,HOCl顯著降低了mBMDC中IL-12的產生。研究結束后,從NC/Nga小鼠的背根神經節神經元中切除的幾種瘙癢劑反應受損,證實了抓撓行為的減弱。這些數據表明HOCl直接降低了感官反應,從而顯著減少了體內的瘙癢和炎癥。
參考文獻:Fukuyama T, Martel B C, Linder K, et al. Hypochlorous acid is antipruri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in a mouse model of atopic dermatitis[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2017, 48(1):78-88
微酸性次氯酸水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學農藥進行作物病害的防治,不僅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而且在使用的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和經濟性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中國農業大學李里特教授課題組在我國率先開展了電解水在作物病害防治方面的研究,2003-2009年該課題組研究表明,酸性電解次氯酸水對葡萄炭疽病、黃瓜白粉病、小麥條銹病和番茄葉霉病等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003年,日本農林水產省將次氯酸水(僅限于通過電解鹽酸或氯化鉀水溶液而獲得的)認定為一種特定農藥。
利用電解次氯酸水澆灌植物也表現出明顯的促長效應,這種效應一方面是由于抑制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另一方面是由于電解次氯酸水使土壤中許多礦質元素得到活化,從而促進了植株的生長發育與代謝;這種經處理的水,其分子基團也變小,更利于水分代謝的進行,達到了促長之目的,它的促長效應是多方面的。但是,目前次氯酸水對植物的促生長效應暫時還不明確,對于不同作物之間可能存在差異,有待繼續深入研究。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 是由黃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所產生的。在黃曲霉毒素中以黃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強。
AFB1的分布范圍很廣,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麥、豆類、堅果類、肉類、乳及乳制品、水產品等都檢出過AFB1污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嚴重。各國都非常重視農產品、食品和飼料中存在的黃曲霉感染及毒素B1污染的問題。1993 年AFB1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強的天然毒物。
熊科等利用酸性電解次氯酸水清除AFB1,對生成產物進行辨識和安全性評價。揭示酸性電解次氯酸水清除AFB1 的機制。試驗結果表明:經高分辨質譜分析, 酸性電解次氯酸水清除AFB1 生成的主要產物相對分子質量為364,化學式為C17H13ClO7。結合NMR 分析,確認未知產物為8-氯-9-羥基-Aflatoxin B1(8-Cl-9-OH-AFB1)。它是具有兩親性質的有機分子。該產物的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產物無致突變性,其半數致死劑量濃度IC50 值約為150 mmol/L,對細胞無毒害作用。明確了酸性電解次氯酸水清除AFB1 的應用安全性,為清除AFB1污染提供了一 種安全有效,具有較好應用前景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熊科, 王曉玲, 李秀婷, et al. 氧化電解水清除黃曲霉毒素B_1生成產物及其安全性評價[J]. 中國食品學報, 2014(11):171-179.
螨蟲是一種肉眼不易看見的微型害蟲,種類很多。至今前發現在居室內生活的螨蟲有40余種,其中與人體健康有關的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有塵螨、粉螨、蠕螨、疥螨等。調查表明,成年人約有97%感染螨蟲,其中以塵螨為主。塵螨的尸體、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可致病的過敏原。它們分布在地毯、沙發、毛絨玩具、被褥、坐墊、床墊和枕芯等處孳生,以人的汗液、分泌物、脫落的皮屑為食,繁殖速度極快。
實驗室研究表明,次氯酸能有效地殺死蠕形螨的若蟲,以及生活在眼瞼上和蠕形螨腸道內的油脂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此外,HOCl還能中和螨蟲和細菌釋放的炎癥毒素。
參考資料:https://www.news-medical.net/health/New-Approaches-for-Fighting-Demodex-Mites.aspx
以上總結了次氯酸的10大功能,依據這些功能,次氯酸可以在不同領域內開展應用,但是相對而言次氯酸在很多方面的應用還不夠成熟,其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同時,次氯酸水想要更好的發揮作用,還要與更多輔助設備或輔助技術相結合,以發揮其最大功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僅是對次氯酸這種物質功能的描述,市面上的次氯酸產品能否達到上述效果需要在上市前進行驗證。當然,技術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新的功能被發現,也歡迎大家給管理員留言,一起了解次氯酸更多的功能。
本文轉載沃科網